老房裝修是朝陽企業,今朝將專注于這項業務,不斷提升標準,繼續領跑行業
今朝裝飾成立于1999年,是京城留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行業元老之一。它最初不名一文,五年后躋身行業十大;它自愿啃硬骨頭,在“老房裝修”市場無人可敵。十幾年的時間,樹立行業壁壘,發展形態之好任誰也無法小覷。這家公司,究竟是如何實現逆襲的?其董事長戴江平給出了四個字——務實、勤奮。
低調發展自成一極
今朝裝飾,是京城最早的品牌裝飾公司之一。最初,雖也躋身第一集團,但卻總是難以占據焦點位置。在那個業內還經常相互抄襲、挖角的年代,大家對于它的關注度也普遍不高,年度盤點也總是以“穩定”二字蔽之。
但自2008年起,市場驟然降溫,很多家裝公司“日子”變難變苦了。這時,大家才意識到,每年都能穩定增長,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十年來,不少紅極一時的企業跌入低谷,眾多眼比天高的舵手連戰連敗。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悶聲不語的今朝,竟然“活得倍兒好”——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5%左右,近3年更是超過20%。“你了解我們的風格,這都是實打實的數字。”今朝董事長戴江平對京華時報記者透露。而讓他更感覺興奮的是,今年一季度,今朝又實現了接近30%的業績飆升。
這樣的數據,簡直就是招人嫉恨啊!今朝一無華麗背景、二無資本助推,怎么就突然成了鳳毛麟角的領跑者?戴江平稱,這并不奇怪,成績都是一磚一瓦認認真真砌出來的……“我們并不是后來居上,而是目標明確地向前跑,從未松懈過。”在井噴的年代,今朝就一直嚴格控制成本,從未亂花過錢,也沒亂掙過錢。因此,整體市場差了,今朝卻不差,依然在穩定增長。
方向準確定位明晰
如果GDP還是飛速增長,市場的拐點就不會出現,行業也許還是萬馬奔騰的喧囂景象。今朝的突圍,始于2008年后的經濟降速區間。
2009年,寒意乍現,趨勢性變化讓很多“老江湖”也蒙圈了。就在其它企業還在觀望、等待回暖的時候,戴江平咬著牙,做出了一個艱難決定——今朝要做老房市場,用來試水的是兩款起價不足兩萬元的老房裝修套餐。那時,業界對此是清一色的否定,“越做越低,把品牌逐漸就做沒了”、“根本不可能掙錢”、“慢慢就脫離主流了”……多數人認為,做老房裝修是一條“作死”之路,今朝是被迫為之。
可事實恰恰相反,今朝高層對此是做過反復論證的。隨著土地供應的減少和市場的飽和,新房只會越來越少。戴江平認為——早期的商品房如今已成老房,最終所有新房也都會變為老房,所以老房裝修是一個朝陽產業。只不過,大家都嫌賺錢少、麻煩多,不愿做這項業務而已。
那么,“硬骨頭,我來啃吧。”在業內,今朝第一個提出老房裝修概念,第一個對老房裝修進行專項研究,第一個培養專門針對老房的工隊,第一個舉辦老房裝修文化展覽……六七年來,今朝在老房市場上精心耕耘,逐步確立了老房裝修領頭羊的地位。“他們要想學我還真是不行,老房業務和新房有本質性的差別,需要整個體系的配合,根本無法一蹴而就。”戴江平自信地表示,“我的成本控制、資源配置以及人力調控已經磨合到了最優狀態,因此同等條件下我可以賺錢,別人卻虧錢,甚至我還有降價空間。你又如何來拼?”
目前,行業已經默認了今朝老房裝修專家的地位,也承認了其研究成果。多年的專注,讓今朝成為了制定標準的企業。利潤和人力的壁壘,也讓今朝的地位很難被后來者僭越。
汲取經驗為我所用
原有的對手無一可怕,面對氣勢洶洶而來的互聯網家裝,今朝又作何感想?戴江平的態度是不恐慌、不排斥,取人所長、為我所用。
家居不是產品,而是一個冗長的產業鏈,最終要落到人的服務和客戶的體驗上。“再有錢,你也搞不定所有環節。”心高氣傲的管理層、自由散漫的設計師、素質良莠不齊的工人,怎么把這些人用好,讓他們擰成一股繩創造出最大價值,這絕對是一門學問。“家裝的水太深了,三五年扎下去,能摸到門兒就不錯。只有真正懂家裝的人,才能用好互聯網。”說到此,戴江平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就算是奧運冠軍,你的成績也是標準泳池里的。這里是江湖,是大海。你若不了解水域,不熟識水性,也不知道應變之法,如何能做到翻江倒海?”“更可怕的是資本來得快,去得也快,可能自己被淹了,才發現沒人來救你……”
雖然,對于“狂妄”的互聯網家裝們頗有微詞,但戴江平很欣賞他們帶來的思維方式的改變。“我們傳統的思維是漸進式的,變化較慢。而互聯網思維是立進式的,設定目標,然后全部資源匹配去實現這個目標。”盡管問題很多,但必須肯定互聯網家裝的積極作用。他們加速了洗牌力度,間接推動了行業發展。
現在,戴江平很喜歡多維度思考。作為一個多年來一直堅持參與實戰的老板,他積累了太多的經驗和教訓,“+互聯網”作為一種方法,讓他想透很多東西——未來的家裝行業,必定不是錢的競爭,而是方向的競爭和體系的競爭。“對于這些,今朝有充分的自信。”
除了應用互聯網思維,戴江平也在嘗試與互聯網平臺進行渠道合作。“大家不要空談誰顛覆誰,資源互惠、合作共贏才是合理的發展。”對于其他渠道,比如賣場,他的觀點也是如此。“我們愿意嘗試,愿意和所有人合作。但前提條件是,你得讓我能夠生存。”言外之意,投入產出要合理,在這方面今朝非常務實。
布點社區謀劃新局
穩健是今朝一貫的風格,但別人收縮,今朝卻要大規模的加速前進了。2016年,今朝對發展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社區店”將開始全面布局。
2014年,今朝高層在本報記者采訪時就曾釋放過相關信息,只是當時想法還不成熟。2015年,通過多場進社區的公益活動,今朝對老房住戶進行了需求摸底和轉化測試,這也進一步篤定了“做社區店”的信心。2015年底至今,分布在雙榆樹、安貞、和平里等地區的20家社區店已開業。上半年,這一數字將擴大到50家。“年底,至少要開到80家!”戴江平說得斬釘截鐵。
社區店概念其實并不新鮮,當年實創裝飾等也嘗試過,但最終放棄了。“上來就想掙錢,那是不可能的。但(社區店)我們愿意養。這件事,我想在做出點成績后再正式發布。”在京華時報記者的再三追問下,戴江平透露了幾點信息——和別人不同,今朝是專注做老房裝修的,已經有了品牌積淀,便于消費者認知。其次,今朝的員工對于老房裝修有豐富的經驗,這是其他公司無法比擬的。再者,今朝從來就沒有想過掙快錢,每個店簽約都在5年以上,這是一個長遠的布局,“試問,五年后,北京還能有多少新房?”
戴江平的思路非常清晰,社區店一定要扎根社區,讓消費者知道你存在、熟悉你,才能信任你。“今朝的社區店會給業主提供免費的維修服務,比如換水龍頭、換燈泡什么的,連工帶料都不收錢。你是不是真心為他著想,是否真正解決問題,我相信消費者是會有正確判斷的。”在社區,“出門就到、熟人眾多”,最重要的就是做口碑,今朝愿意接受這樣的挑戰。
其實,戴江平心中還有一桿秤,一旦今朝的社區店達到一定數量級別,與業主又有深度的黏合,那么想象空間巨大。不過戴江平并不想引入資本,“今朝真的不缺錢,現在,我只是想踏踏實實地做好一件事。”
老房裝修,請選擇今朝裝飾,咨詢電話:150-3407-4471劉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