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認是空調在夏日續了你我的命,但事實上還有一些環保又仙氣十足的降溫方法存在于世間。
先來看看沒有空調的古人如何通過家居設計來度夏。
富豪創意神作:涼屋
古代有水有樹就能涼,于是唐代的時候,有錢人家靠水建屋的同時,還想出兩種水動力降溫裝置。
第一種叫風扇車,應該是最早的“電風扇”了。它借循環水的動力推動扇輪搖轉,扇進屋里的都是水里的涼氣,想想都爽快。
第二種更絕,是利用機械裝置將水送到屋頂后澆下來,直接人工打造一個水簾洞。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劉駙馬水亭避暑》中就這樣描述這種“自雨亭”:“千竿竹翠數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
古代空調房:夏房
所謂空調,用于控制溫度的方式,是挖窖藏冰。
每年最冷的時候,官吏會派人鑿采回足量的冰塊藏進深入地下的冰窖里。由于這個時節的冰塊最堅硬,不易融化,而且地窖里相對恒溫,所以冰塊能一直存到夏天。待到酷熱時節,打開冰窖,用鼓風設施把冰氣引進夏房,最原始的空調房就這么有了。
尋常百姓的“深井冰”
以上兩種都是土豪式降溫,尋常百姓則會考慮在室內打一口深井。
夏天,井里的低溫能一定程度上平衡室內的高溫。人們甚至會把水果吊到井里冰鎮。
你看,享受生活的方式從來與財富無關。
———我是古往今來的分割線———
現在,就算有了空調的輔佐,人們還是希望自己住的房子能“天然涼”。而就算沒有幸運地買到南北通透天天享受穿堂風的房子,怕熱的你在裝修時還是可以做很多事來彌補戶型的先天不足。
裝個涼快地板
在材質上,如果不是對木地板有執念,瓷磚地板在夏天的涼爽必然是勝過木地板的,而且顏色上也不會像木紋那樣讓人覺得悶熱又鬧心。
在選瓷磚地板的時候,可以考慮選反光度不高的地板,以免造成光污染。
換個墻面色
薄荷綠、淺藍都是可以考慮的墻面顏色,關鍵詞是“淺”。
無論你在雜志或網絡上看到的那些深色墻面設計有多漂亮,你都最好不要輕易運用到自己家里,尤其是當起居室的墻面顏色大面積過深,最易導致的結果就是無形中讓家里變得陰氣沉沉,久而久之會讓人心情消極。
如果真的很喜歡深色,可以考慮刷個大白墻,然后選擇軟裝或擺件時挑一些深藍、墨綠的玩意兒,會文藝又有逼格。
或者直接用大白墻配木色家具,一樣涼爽又不會過時。
用燈光做個放松按摩
家里的燈光色其實無非黃光和白光,無論你選哪一種,亮度是關鍵。
黃光雖暖,但亮度適中時它給人帶來的松馳感反而能達到一種心靜自然涼的效果。白光雖涼,但如果亮度太高反而會讓人因為過于興奮而覺得浮躁。
另外,還有一種中性光,它是一種接近自然光的光色。用中性光與暖光來搭配氛圍也是不錯的選擇,還能根據當季溫度調整你想要的感覺。
別小看窗玻璃
從控制室溫的角度來說,首推的是吸熱玻璃和中空玻璃。
隔熱最好的是吸熱玻璃,它里面的金屬離子能選擇性吸收太陽光,并將光能轉化為熱能并釋放到室外。不過它的缺點也很致命,因為多為有色玻璃,所以會影響透光度。
相比之下,中空玻璃的透光度就沒有問題,雖然隔熱性比吸熱玻璃弱一點,但滿足普通住宅也是沒有問題的。它降低熱傳導的原理則是在兩層玻璃間填充惰性氣體,這樣一來熱氣進得少出去得也少,冬暖夏涼。
最后一道防線:窗簾
這是幫助你度夏的最后一步。如果跟家裝風格沖突不大,你大可考慮掛個竹簾。這是隔熱最好的材質,也是古人通用的降溫方式。
另一個選擇就是使用有涂層的遮光窗簾。就物理遮光而言,市面上目前的窗簾布主要是通過密織、增加涂層、中層加入黑色織物這幾種方式來達到半遮光和全遮光的效果。
而要論及隔熱效果的話,必然是密織+涂層的工藝最好。這種窗簾通常能在做到全遮光的同時也達到不錯的隔熱效果。
如果這么多招式都用盡了你還是覺得熱,那就送你最后終極一招——
薪盡自然涼
(沒有不花錢的涼快)